短视频招募演绎人员:联系13438774266 
为您推荐
猎狐网讯(连永平)3月21日,北京密云鼓楼街道鼓楼南区社区在区图书馆南侧活动广场,组织居民开展“人人齐参与 共创文明城”活动,通过广泛宣传创城知识,引导居民群众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身到全国文明城区创建的热潮中,活动吸引社区600余名居民参加。      活动现场,社区文艺队自编自演的快板《文明我先行》将文明出行、垃圾分类、文明养犬等文明行为习惯融入说唱中,节奏欢快的表演,吸引了不少群众驻足...
凤凰镇“四个到位”扎实开展建筑领域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燃气和用电火灾事故处于高发季节,为确保“五大行动”落实落细,凤凰镇迅速响应,以“四个到位”扎实做好建筑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一是高位推动,组织领导到位。凤凰镇成立了以镇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对全镇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分析研判,制定了《凤凰镇建筑领域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陕西住建厅考核组一行到凤凰镇考核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工作3月18日下午,省住建厅村镇建设处二级巡视员李君、省文旅厅三级调研员杨洋等一行5人来凤凰镇考核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工作,商洛市住建局副局长陈力、柞水县政府副县长李裕溱、凤凰镇党委书记李开东陪同考核。
梯田高高低低,层层叠叠,金黄的油菜花铺满山谷,构勒出一幅绝美的画卷,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位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灵山脚下,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望仙乡葛路村,深山里有一片近千亩油菜梯田。(艾世民摄影报道)。
2024年3月12日清晨,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广信区现海市蜃楼美景,只见云烟缥缈的天空与建筑物交相辉映,亦真亦幻,犹如一幅惊鸿画卷,仿佛置身于蓬莱仙境让人陶醉。这是2024年3月12日清晨在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广信区拍摄的一组画面。(艾世民摄影报道)这是2024年3月12日清晨在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广信区拍摄的一组画面。(艾世民摄影报道)这是2024年3月12日清晨在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广信...
赖小英向在场的姐妹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并提出几点希望,希望学院充分发挥妇联组织作用,把握妇联组织“引领、服务、联系”的定位,在加强妇女群众思想引领、鼓励妇女姐妹建功立业、丰富妇女群众业余生活等方面走在前列;
在2024年万物复苏,阳光明媚的春天,我们迎来了三八国际妇女节,3月8日上午,衡阳市客家商会理事会在澳斯特牛扒馆举办了《庆三八,话发展》的主题座谈会。衡阳市客家商会会长谢毅强,副会长刘俊祥。商会会长谢毅强做了总结性讲话,他在讲话中高度肯定了商会各位女会员为商会做出的贡献,也希望商会的各位女会员一如既往的发扬优势,传承客家优良传统,努力做好企业的生产经营,积极参与商会工作。
市政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市文化和旅游行业党委书记王广柱、市文化和旅游行业党委常务副书记刘光辉,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赵艺民,聊城市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主任王悦、市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主任商爱民等领导嘉宾、市文化和旅游行业党委副书记王金福、荣长远、党委委员及所属各社会组织的负责人和新闻媒体记者参加会议。
田兆虎一行从新桥出发,沿着中山街、二道街、育才路,一路走、一路看、一路问,还走进部分门店、院落、文物保护单位,详细了解瓦窑堡老城现有建筑历史脉络、改造优化方案、项目实施进度以及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田兆虎强调,要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因地制宜,坚持“保护为主、开发为辅”原则,加强文物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着力保护历史风貌、保存传统格局、延续城市记忆,更好地传承历史文脉,全面提升老城功能品质和宜居...
2024年2月,贾治华同志担任延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履新后,贾治华同志先后赴市军供站、市军休中心、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四八烈士陵园、市八一敬老院进行深入调研。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要开阔工作思路,强化服务意识,提高业务水平,充分发挥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窗口作用,持续做好就业创业扶持、权益维护、困难帮扶、思想教育等工作,推动全市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

山东优秀教师苏培庆爱上中医忘了家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3-05-06 22:17作者:戴燚 梁斐盛来源:西部文化建设网/情感网址:https://www.xbwhjsw.cn/sys-nd/1512.html

山东优秀教师苏培庆爱上中医忘了家

   

今年五一,大家都畅游在与家人在淄博吃烧烤的欢乐中时,优秀中医教师苏培庆仍然在他的办公室里认真研读中医书籍,我们看到了琳琅满目的书籍,表彰以及锦旗,这是对苏医生教书育人以及治病救人的鉴证。

       苏培庆,男,山东龙口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医执业医师。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先进教学管理工作者。系全国中医哲学学会会员、山东省中医文化学会和山东省脉学学会会员。先后发表论文《和谐观是中医学的核心理念》《试论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中医“治未病”的哲学思考》等近百篇。主持或参与省级以上科研课题40余项。撰写著作《中医哲学概论》《中医养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要点》《中医临床心得》等10部。主持编著《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十大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丛书》10册,计110万字。定期在牟平、莱阳、烟台、扬州、盘锦等地从事中医临床坐诊,为患者服务。积极从事中医药文化宣传工作,先后被邀请到北京、齐齐哈尔、扬州、青岛、烟台、昌邑等地做中医理论和中医养生报告100余次。

       苏培庆老师认为,要学好中医,首先要有中国传统哲学思维。例如“天人合一,取象比类”“司外揣内”“整体观念”“内景返观”等等。最重要的是要弄明白“阴阳”“五行”等哲学思想,对中医来说,这是基础的基础。否则,学中医是注定不会成功的。千万不要认为,中药知识,我都背下来;药方,我都背下来了,那我就成为中医医生了。不是的,不是这么回事儿。比如说,战场上,如果只有子弹和枪支,而没有会使用枪并且有战斗思维的人,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

       苏老师鼓励大家,要有信心学好中医。古人讲,“秀才学医,笼中捉鸡”“不做良相,便做名医”,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有一定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的人,学中医是比较容易的。那些有文化,但没有机会做官的人,学起中医来,更快、更好。

       苏老师指出,一般来说,中国古代有文化的人,其以中国哲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基础非常深厚,阴阳五行等中国哲学方法论烂熟于心、渗透到血液中了。有了这些,他们干什么都是高手,学什么都很快很深透。因为,一个基本的道理是,把基本的、基础的、规律性、本质性的东西掌握扎实了,成为自身素质的组成部分,那这个人要想做什么,只要稍加专注,便可成为出色者。

       苏老师主张,开始学中医,先要在药房中学习中药知识。现代社会把中医、中药分开了。实际上,中医和中药是不分家的。在治病方面,中医是“枪”,中药则是“子弹”!二者缺一不可。所以,要学好中医,应该同时学好中药知识,甚至,应该先从学习中药知识开始。过去的中医学徒,就是先从到药房抓药,从“拉药斗子”干起,电视剧《神医喜来乐》看了吧?德福就是这样。应该说,这是个好的学医途径。

       苏老师建议,有条件的学员,去找个药房,免费帮人家干活,帮人家抓药。这样,学药、认药非常快,不超过半个月,药房的药基本上就能认识了,每味药的功效也会有基本了解(因为我们中医一般是按照功效来排列位置的,更容易分类联系记忆)。这个我深有体会,之前很难记忆的中药知识,在抓药过程中则轻而易举。

      苏老师特别强调,如果你是为了考试,那就认真学习记忆《中药学》课本内容;如果是为了行医看病,那你就不要用过多精力去背诵《中药学》课本内容,而应该主要学习《神农本草经》,最好去学习《历代本草汇编》(这是一本把历代本草精华提取出来的书)。

       苏老师要求,学中医需要慢慢来,有些知识记不住不要紧,可以在将来医疗实践中逐步掌握。积累是一个过程,善于积累特别重要。作为前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处长,苏老师重点谈了“如何正确对待学校教材(课本)内容”的问题。

       苏老师指出,现在学校的中医教学使用的教材存在不少问题。那些编写中医内科学、方剂学等教材的专家,其主观愿望是好的。他们一心一意就想把中国古代各个医家或流派的优质资源挑捡出来(类似于做快餐),供学生来学习接受,期望学生博采众长,学到中医史上的优秀成果(编写教材专家自己认为的)。但是,这样做,最后的结果却是把中医教材编写成了一个个机械组合的“怪物”——四不像。类似于把美丽的兔子耳朵、厚实的牛皮、俊俏的鹰钩鼻子、漂亮的马嘴、性感的驴唇……机械地组合在一起,制造了一个个不可能存在的“动物”。

       苏老师说,要知道,历史上的每个医家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编写教材的专家们忽视了中医学内在的思维统一性,忽视了历史上各个医家、流派思维方法、思维模式的独特性。这些教材编写者是典型的形而上学,造成的后果是及其严重的。

       苏老师指出,中医教育使用这样的教材,按照教材的思路,想直接培养出真正的中医几乎是不可能的。他认为,即使后来有些毕业生成了真正的中医,也是因为这些人“背叛”了学校教育而自我修正的结果,未必是学校教育本身的结果。

       苏老师强调,他并不是说中医的学校教育没有用处。相反,学校教育很有必要!它把学生引领到学中医的大道上,教给学生基本的知识、技能和技巧,特别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浓厚的中医氛围中健康成长。还有一点,就是学校教育是强调规范统一的,学校所教授的知识,是未来各种考试(包括执业医师证书考试)的“标准 ”答案。这一点要特别记住,你不按照课本的内容来答题,就是“错误答案”。所以,对于中医专业学生来说,还是要学好学校里教材知识的。而对于其他社会学员来说,如果是为了考取证书,也是要学习好考试大纲和复习资料的。

      经过与苏老师的交谈,也深刻的认识到了想要学好中医,干好中医,达到治病救人的目标需要医学者们持之以恒的学习之心。

      中医乃中华之瑰宝,中华民族之精髓,岐黄之术,大医精诚,悬壶济世。(戴燚 梁斐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