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招募演绎人员:联系13438774266 
为您推荐
昨日、厦门市委常委、海沧台商投资区党工委书记、区委书记龚建阳会见集团总裁黄立平一行,双方围绕海沧308厂区项目深化合作、促进产业发展等事宜进行洽谈。海沧台商投资区管委会主任、区政府区长黄鹤麟,海沧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副主任眭国瑜,火炬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成灶,火炬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徐万坪;集团副总裁陈同举参加座谈。▲ 座谈现场会上,龚健阳代表区委、区政府对中电光谷一行的来访表示欢迎,并介绍...
三月的北京,春意盎然。3月16日,著名书法家郭清生老师的收徒仪式暨弟子芦垚拜师宴在北京这座文化气息浓郁的城市隆重举行,来自文艺界众多名家、爱好者和媒体界人士亲临现场,共同见证了这段薪火相传的师徒情缘。参加此次活动的嘉宾有中国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所长、中博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校轩,李苦禅大师的弟子国画家、教育家、慈善家、学者中博文化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金奎,徐悲鸿大师的大弟子戴泽先生的弟子著名的油...
      3月15日下午,由陕西广播电视台(应急与安全)栏目和3・15文艺晚会组委会主办,陕西至诚至信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的2025年“共筑满意消费”《国粹凤香杯》3・15文艺晚会在西安止园饭店顺利举行,陕西省、西安市等有关部门老领导,企业家和各界人士200余人参加。CCTV央视品牌主播杨凡主持活动。       活动在全体起立奏唱《国歌》声中开始。陕西省企业引资发展促进会副秘书长、陕西...
2025年3月14日清晨,天边刚泛起鱼肚白,蒸湘区第二实验小学多媒体室内却已热闹非凡,一场意义非凡的新兵欢送仪式即将在此拉开帷幕。此次活动由区人武部精心策划组织,旨在激发入伍新兵参军报国的荣誉感与自豪感,鼓励他们在强军之路上建功立业,同时也充分展现家乡人民对子弟兵的深情厚爱,营造“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浓厚社会氛围。7时许,中国政法文化网衡阳联络处负责人吴建友、黄长庚应邀与参加活动的人员陆续...
 近日,备受瞩目的科幻电影《气候战争》正式通过了海南省电影局的审批,标志着这一反映未来气候危机的影片即将进入制作阶段。该片由优胜美地影视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方建文电影制片厂和中管西鹄(海南)投资有限公司联合摄制,预计将投入8亿元人民币,力求打造一部震撼人心的科幻巨制。         《气候战争》一书的作者为方建文,根据该书改编的电影其故事背景设定在2055年的未来世界,地球遭遇了一系列前所...
中国众识网(摄影记者杨光    张小琴)南充报道、阳春三月,第115个“三八”国际妇女节如约而至。为庆祝这一节日,彰显对女性的关怀与尊重,9YS商学院南充分院妇联于3月10日精心策划了一场充满温情的庆祝活动。活动不仅传递了温暖,更营造了和谐友爱的学院氛围,活动在南充顺庆区西巷取得了圆满成功。
3月8日,陕西省三秦文化研究会四届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在西安召开。会长张社年出席会议并讲话,常务副会长姚增战作年度工作报告,副会长解莉芬主持会议,秘书长刘昌军就人事调整情况进行说明。  姚增战指出,2024年,陕西省三秦文化研究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在省民...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探讨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保障路径与企业管理实践,进一步做好商会服务工作,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3月6日下午,北京四川企业商会在四川大厦北京中海商务中心,举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解读暨民营经济的法律保护趋势与公司治理中的风险防控讲座,邀请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民商经济法学院副院长朱晓娟作专题授课。四川省政府驻京办党组成员、副主任...
     本网讯 沐浴着三月的春风,学雷锋纪念日如期而至。2025年3月5日,为讲好雷锋故事,弘扬雷锋精神,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2周年,以实际行动践行“学雷锋日”,四川国防诗书画院在成都市青羊区金沙街道金鹏街茗香道茶府举办书画名家现场笔会活动。书画家们用激扬的文字和灵动的画笔记录下自己对雷锋精神的独特感悟,以艺术的形式讴歌雷锋精神、颂扬雷锋精神、传播雷锋精神。老领导陈世...
四川农业农村厅农建中心主任蔡维一行赴南充调研农田建设工作2月28日,四川农业农村厅农建中心主任蔡维一行赴南充顺庆调研农机安全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顺庆区委常委杜彬与市农业农村局分管副局长周华明陪同。主要调研了新复乡的顺风农机专业合作社、印钟寺村欣业强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金台镇插旗山村高标准农田,蔡主任在现场分别就农机的机库棚建设、农机安全操作、维修保养,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质量和种植情况进...

至今难忘的海南之行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3-09-11 12:23作者:综合来源:西部文化建设网/故事

微信图片_20230831154500.jpg

1975年5月初的一天,我正在工作室值班。领导通知我,要我与其他十多位来自不同单位的战友,去海南岛乐东黎族自治县的尖峰岭,参加该地部队的军事训练工作,此事距今已过去了47年。现在回想起来似乎就在昨天。

当时,听说去海南岛要乘船经琼州海峡,能见到真正的大海我就非常高兴。因为我来广东已十来年了,不是在东莞的樟木头,就是在广州北郊的太和。虽去过南澳、阳江、汕头等地,那也只是到了海边,还没有机会见到过大海。大海的广阔,海浪的威武,海鸥的美丽,曾多少次徘徊在我梦里。

我们吃完早餐,背上背包,登上军用卡车,前往广州。当天上午约九点钟,到达位于广州珠江的一个港口。我们在港口等候了一个多小时,才登上了驳船,经驳船转运到停靠在黄埔港的海船上。

我们登上了去海南岛海口市秀英港的大船。据说:“秀英港建于1936年,是海南岛第一座人工混凝土结构的码头,长43米。解放前,受战争影响码头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解放后,国家从1952年开始,进行了修复和扩建,新建了3000吨级泊位和港口仓库,不断完善了相关装卸机械和其他配套设设,提高了港口的吞吐能力。”

我们的铺位在甲板上的一个大舱里。这个大舱有10多个床,分上下铺,好像可以住20多人。床是一排一排摆放的,中间有走廊隔开。奇怪的是每人的床头还挂了一个帆布桶。我的铺位在上铺。

中午11点多,船缓缓地开动了。船头甲板上设有餐厅,乘客们开始涌向餐厅吃午餐。虽然餐厅很大,此时还是显得有些拥挤。船上的伙食不错,我们吃得很满意。午饭后,我们在甲板上散步,观看起伏翻滚的海浪,翱翔的海鸥。站在甲板上忍不住放声高呼,大海呀,我终于见到了你的伟大壮观了。

船,慢慢地向大海中间驶去,这时可以明显地看到两种颜色的水。珠江口流出的水和海水之间有一条颜色分明的分界线。江水略带黄色,海水特蓝。

整个下午,我和几个第一次见到大海的战友,抑制不住乘船观大海的激动,不是站在甲板上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俯视滚滚海浪,感受海浪将船摇晃起伏的惬意,就是参观船的各个部位和不同的船舱。大部分乘客怕晕船,早早地就躺在床上了。

晚餐时间,餐厅里空荡荡的,就餐的人很少。乘客们都晕乎乎地睡在床上不想吃。餐厅里就我们几个战友,坐在桌边享受船上提供的美味晚餐。

晚上,船上还为乘客放映电影。电影场设在船的统舱即船的底层。我和另外几个战友还去看了一场电影。看完电影回到甲板上,这时的风浪很大。要抓住船上的扶手,才能低一脚高一脚地向前走。

我艰难地走到自己的船舱内,同舱的乘客都躺在了铺位上,一般都没睡着。很多人都因晕船感到不舒服,有的人还抱着帆布桶呕吐。原来每个床头挂个帆布桶是给晕船乘客呕吐时用的。

我铺位周边的乘客虽有晕船的,但没有呕吐的。折腾了一天的我,这时也很累了。躺在床上不久,我就进入了梦乡,醒来已是第二天的早晨。

第二天的清早,我们来到甲板上看日出。因海浪的原因,太阳好像一下从海浪底下跳了上来,照亮了天空和大海,场景十分壮观。

在船上吃完早餐后,收拾背包和行李作下船的准备。九点多,船靠海口秀英港码头。我们下船后,坐上了海南军区派来接我们的车。车把我们送到了海南军区招待所。因为从海口去乐东的班车是第二天早上开,我们只好在招待所住一晚。

在招待所住下后,我们结伴去海口街上逛了逛。5月的海口,天气很热,太阳嗮死人。海口市内柏油路不多,大部分是沙石路,还有牛车走的沙子路。

我们逛街时,见到与我们同船的地方群众从码头走来,有的背着行李,有的抱着小孩,显得很疲惫。这时,他们还没有找到住处。当时的海口很落后,住宿的地方不多。特别遇到台风时,船停开,很多人只能在街边过夜。

次日起来吃完早餐,我们就从海南军区招待所赶到在海口汽车站,搭乘从海口开往乐东的班车。班车走的是中线,也有人说是西线。据说从海口到乐东大慨两百多公里。

公路是沙石泥巴路,车开在路上,扬起一路灰尘。那时的客车没有空调,车窗是打开的。特别是两车相会或有车超车时,扬起的一路灰尘也随风灌进了车厢,坐在车内的每个乘客都是灰头土脸,一身泥灰。

路途中既没有服务站也没有公共厕所。司机约两个小时在公路边停一次车让乘客们撒尿。男乘客站在车头前撒尿,女乘客集中在车尾撒尿,也有海南妇女,随便找个地方,裙子像撒网一样往地上一蹲,尿就撒完了。

微信图片_20230831154501.jpg

客车一路经过澄迈、临高、儋州、昌江、东方。我们还时不时地看到牛车慢悠悠地在路边走。在东方这里休息后,好像是部队派卡车将我们接上了尖峰岭。

军用卡车也就是当时部队常用的解放牌卡车。车行驶在尖峰岭的盘山公路上,路的一边是山,另一边是悬崖峭壁,万丈深渊。站在没有遮挡的解放牌卡车车厢边往山下一看,非常恐怖,非常吓人,腿都发抖。

车爬到半山腰,转一个急弯进入一个被前来接我们的战友戏称为黑风口的地方,有了耳鸣的感觉。车一直顺山路往上爬,也不知爬了多久,终于到达了部队驻地。

这里环境不错,四周群山环抱,古树参天,白云缭绕,犹似仙境。尖峰岭主峰海拔有1405米,部队驻地约千米左右。部队营房是青一色砖瓦房,宿舍全是双人间,看起来很不错。

好山有好水,这里水资源很丰富,富含多种矿物质的山泉水。刚到山上喝这水有点不习惯,肚子有点咕咕响。时间长习惯了就好了。用这里的山泉水洗头发是不要用洗发水的,用了洗发水头发反而会很硬。

这里没有自来水,随便在哪里挖口2—3米深的井,就有用之不竭的优质山泉水。但用井水也有不好之处,因水井没有井盖,刮台风、下大雨时容易污染井水。后来,部队领导设计了一套自制自来水的方案,即在山顶建一座水塔,将水井里的水抽进水塔里,再将水井和水塔都密封好。用水之处都装上水管和水龙头。从此以后,部队用水既清洁卫生,又安全方便。我也亲自参加了搬石料砌水塔的劳动。

部队营房前后都种植了很多香蕉树,木瓜树、和菠萝蜜树。水果很丰富,不用去山下买。吃菠萝蜜很粘手,边吃边用水洗手。

营房对面的两山之间是一片很平缓的山沟地。部队的干部战士通过多年辛勤劳动,开垦出了大片菜地,蔬菜基本做到了自给。

部队驻地,山峦环抱,白云缭绕,古树参天,泉水叮咚、宛如人间仙境,周边几十里内渺无人烟。如果你在这里住久了,就有了另一番感觉。不仅有与世隔绝的寂寞感,还因山高林密、云雾缭绕、环境湿气重、蚊虫多,日照不足,衣服被褥一年四季都是潮潮的而产生的恐惧感。驻守边防海岛高山的部队要经常换防这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在这里我见到过猴和熊。一次是在晚饭后,我沿着山上的公路慢跑,离开营区约2里处的路边树上就有大大小小的几只猴子,在山坳处的路边,还有一只小熊横过公路,钻进了树林。另一次是晚上9点多钟,我约战友石兴球和徐松柏去拿藏在一个小防空洞的香蕉。一星期前,我们曾将几把刚从树上割下来、尚未熟透的香蕉放这洞里,外面盖上苦楝树的树叶。当我们打着手电筒,走到离洞口约7---8米的地方,就看到一只小熊正在洞口吃香蕉。我们没有打扰它 ,不约而同地选择默默地离开这里,让小熊独自享受一顿香蕉大餐。

海南岛的蚂蝗是出了名的厉害,没来之前我就听说过。这里不论是水沟里,草地上还是树上,都有蚂蝗。水里的蚂蝗叮你一下,3个月都不得好,又痒又痛不结痂, 还一直流血。

有一个星期天,石兴球约了我,还有徐松柏,刘云祥,以及另外三个战友,共7个人,一起去一个因泥石流而遗弃的海军雷达站营地。石兴球说,那里有很多菠萝蜜和香蕉,现在无人管,我们去收点回来。出发时,我们带着事先准备好的砍刀、绳索、提袋等物品,兴冲冲地前往目的地。

我们沿着山路,七弯八拐地走了一个多小时,来到了被泥石流冲断了的公路处。泥石流的威力很大,半座山垮下来,公路全冲掉了。冲下来的泥石将两山之间形成的河谷堵塞。我们艰难地从河谷的堵塞物上过去,再回到原来的公路上。顺着公路走到一段背阳的地方,公路上铺路的沙石上长满了会动的小草。我喊石兴球看看是什么东西。石兴球一看、就大喊一声,“有山蚂蝗,快跑!”。我们几个连忙跑到河谷上,每人找一块1平米见方的大石头,把身上的衣裤、鞋袜帽等全脱下放在石块上,再仔仔细细地查看有没有蚂蝗沾在上面。我们每人都确认身上没有蚂蝗后,才穿好衣服、一无所获地打道回府。

微信图片_20230831154354.jpg

在这里住久了,总想到山外看看。特别是海南岛的木棉,是一大特产。木棉树笔直笔直的、长得很高,开的花非常鲜艳漂亮,结出的木棉如同棉花一样,是做枕芯填充物最佳物料。木棉做的枕芯用久了也不结板、透气。既然我们到了海南,多少也得买点回去。

一个星期天早上,我们做足了准备、水壶里灌满了水,挎包里装满了包子、黄瓜等等食品。我们顺着山上的一条小路往山下去。虽说是小路,其实也称不上路,满地是杂草和灌木等,几呼是滚着往下走的。

我们走到半山腰时,突然闻到一股腥臭味,继续往前走,见到一群黎族妇女。原来腥臭气味是从这群妇女身上散发出来的,她们身着短短的没有钮扣而是带子系起的黑色衣服,露出肚皮、下着黑裙,皮肤如同湖南湘西腊肉一样,黝黑黝黑的。顺路一排站着,鞠着躬,当我们从她们前面走过时,她们齐呼“老爷好”。

我们原以为山下就是位于乐东县黄流镇金鸡岭的莺歌海盐场。据说莺歌海盐场是中国南方最大的海盐场。我们来到山下,看到的一切让我们惊呆了。这里是一片沙漠地,长满了2米来高的灌木,长得高的树是树干上长满刺的木棉树。走了一个多小时,也没能走出这片长满灌木的沙漠地,我们迷路了,分不清东、南、西、北。

中午时分,我们到了一条小溪边,坐在溪边,吃完午餐。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在这无奈之时,我们突然见到远处有个人沿溪边向我们走来。等他走近才看清他是一位汉人,会说普通话。他见我们是解放军,就很热心地和我们交谈起来。他告诉我们,他要去前面一个朋友家喝喜酒。我们告诉他,我们迷路了。我们本想去附近村里买木棉,现在不行了,要去尖峰岭林场乘车回部队。他说:他带我们走一段路,然后分手。我们再继续向前走,前面有一个村庄,可以在村庄休息一下,然后继续往前走2里路就到了上尖峰岭林场的公路。

我们与他走了一个多小时后就分手了,按他说的继续往前走。走了近2个小时才遇到黎族村子。村里的房屋都是人字型的茅草棚,草棚里很暗,站在草棚门口,看不到草棚里的东西。

村边有一片椰树林,坐着几个黎族妇女,因语言不通,我们无法与她们沟通。我们水壶里的水早就喝完了,这时口干舌燥,很想喝水。

我们对着黎族妇女打着手势,指着椰子树上的椰子,做着喝椰子水的手势。黎族妇女看懂了我们的手势,其中一个非常利索地爬到椰子树上,拿着刀对着一颗小的椰子要砍,我们在树下摇摇手,指了指旁边一颗大的。树下的黎族妇女们也嚷起来并摇手。我们也不懂她们的意思,坚持指着那颗大椰子。树上的黎族妇女挥刀一砍,椰子掉下来了。树下的一个黎族妇女用刀砍这颗椰子,椰子里没有椰子汁。

正好在这时村长的女儿来了,她约17岁左右,一身汉族打扮,在县城读书,会说普通话。她告诉我们:大的椰子还没熟透,里面没有椰子汁。小点的,椰子外壳现微黄的,就熟了,里面有椰子汁。按照村长女儿说的,几个黎族妇女又从树上砍下来二十几个椰子。在这里,椰子汁让我们喝了过够。

村长还邀请我们去他家里坐,我们说明了还要赶路回部队的情况。他告诉我们如何如何走后,我们就沿着他说路线朝公路走去。约黄昏时,我们才走到公路边,搭乘了一辆去尖峰岭林场的卡车,然后请林场领导派车送我们到部队驻地。

我们在海南尖峰岭大慨住了将近半年,于10月回到广州。时间虽不长,但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至今难忘!

作者:黄长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