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招募演绎人员:联系13438774266 
为您推荐
南充市顺庆区召开2025年抗旱减灾工作推进会议6月12日,南充市顺庆区区委常委、区总工会主席杜彬组织农业农村局、财政局、水务局、气象局、应急管理局、相关涉农国企、各乡镇(涉农街道)分管负责人召开了2025年抗旱减灾工作推进会议。会上各部门汇报了目前旱情预防、排查整改的相关工作举措,各乡镇就旱情现状、主要做法、下步工作打算做了详实汇报,顺庆区农业农村局总结了全区2025年抗旱减灾整体情况并提出...
原标题:2025中国(广东)—印度尼西亚经贸合作交流会10日在广州举行——印尼中华总商会领导企业家钟延筹、江淼成,林友胜等荣获荣誉主席证书。印尼共工新闻社6月12日电(阿周 报道)2025年6月10日在广州举办中国(广东)—印度尼西亚经贸合作交流会,广东省贸促会(广东国际商会)会长陈小锋在会上介绍,2024年广东印尼两地进出口额17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4%,占中国和印尼双边贸易额的...
昨日: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区区委书记牛海江、屯留区开发区主任王志坚、屯留区开发区招商总监徐卓强、屯留区区委改革办副主任张韬、屯留区开发区投资促进部副部长原海庆、中科招商集团执行副总裁任立殿一行受邀到访国联股份肥多多,受到了国联股份副总裁、肥多多CEO尹海凤,肥多多副总裁韩笑,肥多多农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晓刚,肥多多战略发展部总监业务晋超等人的热情接待。双方围绕农业领域产业规划、数字化场...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AI(人工智能)给咱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一系列利用AI的新型犯罪,也给社会安全与稳定带来了严峻挑战。  本人在浙江省办理的一起涉嫌诈骗案中,犯罪嫌疑人就是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大量个人信息,运用 AI 算法进行深度分析,把受害人的兴趣爱好到消费习惯,及社交关系到财务状况,都摸得一清二楚;再通过采集受害人多角度照片或短视频之后,利用AI 变脸技术已从静态图像伪造发展为实时...
——以笔会为媒,共绘艺术新篇           2025年6月7日,陈香梅世界艺术家协会第十四届第五次文化艺术交流研讨会在北京顺利召开。本次会议以“交流思想、增进情谊、互学共进”为核心,汇聚各地艺术家代表,共商艺术创新与文化传承之道。协会宣布,将于2025年6月7日上午十时在北京盛合体育中心举办“书画艺术交流笔会”,并特别预告书画家王世军为协会下一步书画展创作的《藤吉福来》作品将首次亮相,...
2025年5月29日上午,南充市政府广场气氛热烈,以“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为主题的南充市2025年“安全生产月”启动仪式在此隆重举行。民革顺庆区基层委员会作为志愿服务团体参与启动仪式。本次活动由市区安委会联合主办,旨在营造全社会关注安全、参与安全的浓厚氛围,提升全民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活动以应急体验、趣味游戏及文艺汇演等多种形式宣传安全生产知识,吸引了众多市民积极参与...
中华诗词学会青年诗词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刘兴超为张正乾新著《静思录》作序序·刘兴超一朵绝美的天山雪莲初识张正乾先生,是他在微信上发诗给我看,我一下子就被他笔下浓郁的边塞气息所吸引。后来才知道,张先生是陕西扶风人,十八岁入伍,曾长期在边疆服役,曾任新疆伊犁军分区副政治委员,他的诗有强烈的边塞军旅气息,也就可以理解了。这部《静思录》里的诗作佳作颇多,我最欣赏的,也是这一部分边塞诗。张先生的边塞诗,立...
有心 用心 舒心——孙梓文诗集《光雾岚》读后苗勇      近日,文友孙梓文送给我一本他的新作《光雾岚》,读罢,脑海涌出的是三个词:有心、用心、舒心”。      有心。自然出天姿,天地任自然,但成功往住为有心人而准备。X射线的发现就是典型例子,看似1895年11月8日,德国的沃兹堡大学的实验室里发生了一个举世瞩目的事件:由于伦琴教授一时疏忽,居然发现了对全世界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的X射线...
原标题:集团新闻 | 传承英雄血脉 续写时代担当 中军军弘集团接受怀安县退伍军人事务局专项采访2025年5月29日,原大功王成团驻地河北省怀安县退伍军人事务局局长马芝莲率县电视台记者一行专访大功王成团的传承单位中军军弘集团。就传承“王成精神”及红色文化建设等课题开展专访。集团董事长(原大功王成团团长)吴国华、党组书记姚娜及大功王成团退伍军人,总经理助理滑志亮、理论政策研究室主任闻万祥、财务总...
会议现场最近,山东省东西方比较文化学会换届工作圆满完成。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选举形成的新一届各机构成员和审议通过的各重要决议均已通过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在登记管理机关核准。“和而不同,美美与共”作为学会的文明价值观正式载入学会章程。学会指导咨询委员会荣誉主任、山东省委原常委、宣传部部长朱正昌先生学会指导咨询委员会荣誉主任、济南市委原副书记、济南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徐华东先生学会指导咨询委员会荣...

《中华纪年法与落下闳春节文化二十四节气历研究》完成全部出版任务,现正式向读者发售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4-06-07 10:33作者:图文杨均来源:西部文化建设网

《中华纪年法与落下闳春节文化二十四节气历研究》完成全部出版任务,现正式向读者发售

   近日,阆中文联副主席、名城研究会研究员陈恒先生正式收到从首都北京“中国农影音像出版社”寄来的专著《中华纪年法与落下闳春节文化二十四节气历研究》(含日历表)印刷打包成品。这标志着历时近两年时间,这一中国首部探讨历法纪元与历法改革的专著,同时也是国内首部既探讨历理、又提供历算数据的专著,全面完成所有的出版任务并正式向读者发售。

QQ截图20240607103913.png

   四川阆中,自古为川北重镇。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华本源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西汉武帝时期,著名的民间天文学家阆中人落下闳制定的《太初历》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有完整实测数据的首部优质历法,其中《史记》、《汉书》等都载有落下闳把24节气太阳历注入太初历的记录。汉武帝于元封七年(前104年)颁布《太初历》,并改当年为“太初元年”,作为全世界华人及华人文化圈影响力最大的节日——中国“春节”,从此恒定,迄今已经2128年。为铭记西汉著名民间天文历算学家落下闳的巨大贡献,2004年,经国际天文联合会批准,中国国家天文台把一颗新发现的16757号小行星命名为“落下闳星”;2009年,落下闳故里四川省阆中市又被命名为“中国春节文化之乡”,落下闳因此被我们当代人称为“春节老人”、“春节福祖”、春节先圣,以及“中国年”的代表人物——“年爷爷”。

        202318日,阆中市在举办春节文化论坛期间,以“中国春节文化研究联盟”名义发出了“将中国传统春节(元旦、元日)及习俗纳入向联合国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阆中倡议”,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同年2月,中国(鹤壁)春节文化论坛也在河南发出“推进中华春节申遗鹤壁倡议书”。20238月,“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为2024年我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申报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唯一项目,因此中国春节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遗产。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历法,犹如一个国家和人民的作息时间表,而纪年又是历法最重要的时间起点,相当于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文明肇始,在历史学、社会学中具有重要的特殊意义。历法和纪元,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今我们所通用的“公元纪年”及公历,即所谓西方基督纪年法和西方格里高利历,由于其具有过多的宗教色彩和不科学性,在行用的过程中,广为世人诟病。那么,究竟何种纪年方式和历法才是真正的科学纪年和科学历法,并有益于中华文化传播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有利于讲好中国故事,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呢?

   新中国成立初,我国确立了中西“双历并行”的国策,但在现实生活中,西方阳历成为了我国主要历法,而我国农历在身份证等重要证件的标识和国家重大节假日的表述方面,由于日期无法与西历逐日恒对,以及无法恒日表述当今世界上任何重大事件,因此基本已淡出我国传媒界和教科书,以及淡出我国官方文件,不仅严重丧失了我国延续数千年的历法话语权与叙事权,而且还使我国天文历法文化面临被严重旁落和被严重肢解的危险。

   为进一步推广中国春节文化,探索科学的中华纪年和中华历法之变革,由原中国管理科学院与中央党校复兴之基课题组高级研究员、第24世界哲学大会五篇论文入选者、2023清华国家形象论坛重要校外嘉宾、国声智库2020中国文化交流年度人物”、《中华平气法24节气恒日万年历》作者张启斌出任荣誉主编,阆中市文联(社科联)副主席、名研会研究员陈恒同志负责具体编著,清华大学、西华大学王国巍教授、南充文旅职业学院周斌顺副教授等专家学者参与,历时两年时间,编撰出版《中华纪年法与落下闳春节文化24节气历研究(含日历表)》,于近日全面完成所有出版任务。

   该专著共31万字,收集有李勇、查有梁、田兆元、王国巍、刘晓峰、郭世荣等国内名家和地方学者关于“中华纪年”和对中国传统历法研究以及推动历法改革的各类学术文章,收录了张启斌、华东师大田兆元编制的“中华阳历”日历表。并创造性提出了新形势、新情况下的中国历法改革的建议方案。其目的,旨在推出以中华春节之源头,也即太初元年为1年,迄今2128年的中华本土积累纪年新方法,改革中华历法,重奠华夏正朔,为中国春节文化加持一道亘古的历法光环,对中华历法现代化、中华历法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进行深入学术研究和学术探讨。

   在《中华纪年法与落下闳春节文化24节气历研究》的出版过程中,原四川日报副总编辑、华西都市报总编辑,“共和国60年传媒人物奖”获得者、“改革开放30年中国传媒突出贡献奖”获得者、“100位改革开放文化产业领军人物”称号获得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优秀专家,有着“中国都市报之父”称号的阆中籍文化名人席文举先生专门从深圳返回成都为该专著作序。南充市社科联对编著项目高度重视,社科联主席刘祎专门听取了工作汇报,并将该项目纳入了南充市十四五期间37个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之一,项目编号NC23A03620239月,该专著经国家版权局审批同意出版,中国国家版本馆官网可查询国际统一书号:ISBN-978-7-901000-93-3。著作权登记号:甘作登字2003-A-00030912。该著作既是中国首部深入探讨“中华历法现代化”和“中华科学纪元”的专著,也是国内首部既探讨历理、又提供历算数据(历法样本)的专著。

   《中华纪年法与落下闳春节文化24节气历研究》尚在出版过程中,就曾引起最高学府清华大学的重视,名誉主编张启斌和编著者陈恒曾获邀参加2023111日在北京清华大学举行的“清华国家形象论坛”。“中国都市报之父”、阆中籍文化名人席文举先生在序言中指出,《中华纪年法与落下闳春节文化24节气历研究》的编著出版是一件敢作敢为、敢为人先的好事,也是一件推广中国春节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落下闳故事)的实事,是一个真正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教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劳动模范、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全国优秀教育科研奖、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得者查有梁先生说,在落下闳的研究推广上,过去我做了一些工作,现在我老了,深入推广落下闳春节文化,对落下闳春节文化开展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研究,全靠你们年轻一代了!原香港生物科技研究院副院长、美洲郑和学会会长,美国耶鲁大学研究员、《坤舆万国全图解密-明代测绘世界》《宣德金牌启示录-明代开拓美洲》作者、著名学者李兆良教授说,改历改元历朝历代都是大事,要非常慎重,我远在海外,年龄关系,只能给你提一些原则性的意见,细节要专业人士去做,我同意中西(耶)历并用,应该详细研究,一定会有新发现……

   中国都市报、四川文化网、新阆传媒、阆苍南文艺等中省市官方媒体和自媒体,以及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中心,对本书的出版内容及中华纪元的推广亦给予关注。《中国都市报》以“四川阆中:春节发源地首倡‘中华太初纪元’助力构建国家新形象”为标题进行了全面报道,网络点击关注率高达15万人次以上。阆中学者首倡“中华太初纪元”构建国家新形象,也被新阆传媒、新阆网报评选为“2023阆中10件大事”之一。

QQ截图20240607103926.png

   为什么要倡导推行以太初历颁行之年为元年、迄今2128年的中华太初纪元呢?陈恒在接受采访时说,对于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华夏民族而言,长期永久采用耶稣生诞“神学纪年”及耶历,虽然简单、方便、实用,但于民族情感、中华文化传承不仅没有实际意义,也不利于中华文明的传播和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对于悠久的中华文化和文明而言,更是中华历法被中断的一种危险与讽刺……而究其概念,广义的中华纪年=黄帝纪年+皇帝年号纪年+太初纪年+干支纪年+共和纪年+孔子纪年+民国纪年……其中最为科学的“中华纪年”,当为太初纪年+干支纪年,因为中华太初纪元,即是中国春节之纪元,也是中国24节气被提升为国家历法之肇始。中国春节,不仅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活化石,也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感恩节、团圆节、狂欢节。中国春节(古称元旦),源于远古伏羲执规治春的传说,定型于汉武帝太初元年巴郡阆中人落下闳制定《太初历》。《太初历》,是继中国“古六历”之后大一统王朝全面颁行的历法,也是我国现存第一部有完整实物数据的传世历法,开启了我国历法史上有里程碑意义的大变革,被称为“汉历之祖,百历之宗”。因此,以太初历颁行之年为科学的“中华纪元”,也即“春节纪元”,再恰当不过了。

   可以这样说,从没有任何一个文明可以如中华文明一样源远流长,遗泽千秋;也没有任何一个节日可以如春节这样能深植民族情感;更没有任何一个节日可如春节这般能够引起中国人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关注和狂欢。因此,在中国推行中华科学“太初纪元”的影响力和传播力,绝对远超查无考古学依据的“黄帝纪元”和其他纪年方式。当然,如果要跳出历法来确定纪年之始,以中国历史有确切记载的起始之年“共和元年”(前841年),或以孔子诞生日为纪等纪年方法也可以在实践中具体探讨。

   中国春节注定要永远过下去的,“中华太初纪元”可以随着“春节”逐渐成为世界性节日,随着中华文明的广泛传播,最终成为通行于世的科学的“新公元”。而在中华天文阳历与西方基督阳历并行的过程中,最终完全取代西方历法,可以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一个重要标志。作为落下闳故乡的一名文化学者,正式推出“中华太初纪元”这一新的本土积累纪年新方式,不仅是新时期推广落下闳春节文化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这是落实2023全国文化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对中华传统文化开展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四川阆中推出新成果的生动实践……面对采访,陈恒先生如是说。

   民国之初,孙中山先生把西方阳历引入中国。孙中山先生指出:“光复之初,议改阳历,乃应付环境一时权宜之办法,并非永久固定不能改变之事。以后我国仍应精研历法,另行改良,以求适宜于国计民情,使世界各国一律改用我国之历,达于大同之域,庶为我国之光荣”。展望未来,《中华纪年法与落下闳春节文化24节气历研究》的出版与中华纪元、中华阳历的推进,是恢复民族自信,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件文化”大事。

   日月千秋照,江河万古流。

世纪伟人孙中山先生曾指出“一个时代,总会有先知先觉的人物!每一次新事物诞生,总是伴随着激烈的争论和讨论。新事物的诞生,从来就没有一帆风顺,总是伴随着与守旧势力的激烈斗争,这种斗争甚至是你死我活……”回顾专著的编撰出版,陈恒不无感动地说,过程充满艰辛,饱含泪水,克服了缺乏资金、人手等诸多困难,甚至可以说是在热潮冷讽中负重前行。但我们深信,深入推广落下闳春节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华科学纪元的提出和中华自古有之的节气历(中华阳历)的挖掘整理和推陈出新,注定会一石激起千层浪,两指弹出万般音。下一步,还将通过组织或参与学术交流活动,广泛动员全社会积极行动,全面深入推动中华纪元,书写新时代中华历法改革新篇章。

QQ截图20240607103941.png

荣誉主编简介:

    张启斌,男,1963年生,河北张家口人,中国未来学会会员、陕西省文化软实力研究会高级研究员、陕西省老科协“历改委”准接班人,曾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华夏传统文化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复兴之基课题组历法学课题组组长。上世纪90年代,在钱学森倡导的《潜科学》期刊上连载发表《人类生活节律探秘》处女作,深入揭秘人类生物节律外源性底层逻辑及规律;2006年与徐光宪院士等两岸著名学者进行学术研讨并出版发行论文集《信息科学交叉研究》;2018年出席北京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入选五篇论文,独占鳌头;2019年出席泰山学者论坛,发表论文《中国“新农历”初探》(《地方文化研究》双月刊,2019年第6期);20201月出席阆中落下闳天文学术论坛,发表论文《让落下闳之光照亮全世界》;20209月出席中国农业博物馆二十四节气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构建中国历法叙事体系,打造东方24节气伦理型生活》,同年编创《中华太阳历》(2021-2050)通书,向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献礼,荣获《国声智库》"2020中国文化交流年度人物”奖;2021年,参加浙江工业大学“世界非遗二十四节气与生命健康国际学术论坛”,发表《构建中国太阳历法话语体系,筑实24节气生命健康文化理论之基础》主题演讲;2022年,参加江西省高校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学术论坛,发表论文《复兴中华历法,筑牢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基础——关于构建中国历法话语体系与叙事体系之学科建设》,并荣获教师组优秀奖;202210月,出版学术专著《中华平气法二十四节气恒日万年历》;202311月,出席“清华国家形象论坛”,发表“复兴中华历法与第二个百年战略下的国家形象”主题演讲;202312月,出席太原西史辨伪论坛,发表“中国天文历法是如何被西方传教士转基因后搞偏搞废的”主题演讲。

编著者简介:

   陈恒(王尘萧),笔名寒君,男,1979年生,四川阆中人。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现任四川南充市第五届社科联全委会委员、阆中市文联副主席、名城研究会研究员。历任阆中市应急办(人防办)副主任、主任,凉水镇镇长,峰占乡党委书记,古城保护执法大队长等职务。1999年荣获北京大学、中国青年报社颁发的“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全国大学生征文赛优秀奖”。系四川省“十一五”期间人民防空工作先进个人,四川省南充市作家协会会员,阆中市十大杰出青年,阆中马啸溪大桥建设突出贡献个人,南充市大调解先进个人,南充市政务信息先进个人。“中华纪年法”的倡导者和推广者,阆中市地方文史研究者,在《青年文学报》、《中原诗刊》、《四川人防》、《四川农机》、《决策与务实》等省市级各类刊物撰写发表多篇文章。作品“诗人袁勇与文人风骨”入选四川文艺70“三亲”卷。2023年1月8日出席“我们的节日—春节文化论坛”,发表论文“中国农历的发展演变与中华纪年的提出”并作主题演讲,主笔撰写了“关于将中华传统春节及习俗纳入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阆中倡议”,被封面新闻等国内外媒体广泛报道。2023111日出席“清华国家形象论坛”,并在分论坛二作“推行中华纪年,增强民族自信,弘扬传统文化”的主题演讲,受到中国都市报、四川文化网等新闻媒体聚焦,中国都市报网站浏览量点击率高达15万人次以上,成为2023清华国家形象论坛”点击率最高的议题。

责任主编简介:

   王国巍,男,1976年生,四川平昌人。四川大学古代文学硕士,现任清华大学、西华大学教授,兼任四川省陈寿研究会副会长、李白研究会理事、四川省楹联协会理事以及郫都区作协副主席、四川省落下闳研究会副会长。出版诗集《木阁集》《雏凤词》,出版学术专著《敦煌及海外文献中的李白研究》《大巴山历史文化研究初探》等;主编的《乐读史学》被列入教育部“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之一。

   周斌顺,男,1971年生,四川阆中人,中共党员,西华师范大学历史学本科毕业,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副教授。主持、参与省地校科研课题近十个,在国家级、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三十余篇。